您所在的位置: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解读传统节俗文化内涵,2020现代节俗文化(七夕)溯源读书会举行


 
2020-8-26 16:24:24


 

 

8月25日,由上海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组织的“2020现代节俗文化(七夕)溯源读书会”,在上海现代服务业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主办方拟定每逢重要节日择机举行,本次读书会是今年第二次活动。

 

会议由上海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理事长李伟和副秘书长赵群联袂主持。

 

 

 

首先,上海戏剧学院黄意明教授作了《成家与立业-传统七夕节俗中的婚姻观与职业观》的分享,通过对“七夕”节俗内容和有关神话的分析,黄教授指出传统“七夕”的文化内涵,一是国人对美满婚姻的向往,二是对劳动技术的尊重。这一文化内涵曾经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又遇上了大迁移的时代。为了更好地发展与生活,很多人抛妇别雏、背井离乡,这对稳定的家庭关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观念,也对家庭稳定造成了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稳定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怎样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教化功能,对家庭稳定和美满婚姻的社会价值多一点共识,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多一点向往。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七夕”中“两情久长”的婚姻观,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此外,联想到了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暂时还缺少足够数量的、兢兢业业的技术工人。这是我国与“制造业强国”的差距之一,制约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全社会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从上到下提倡工匠精神。但是,人们意识深处也许还未必真正理解“工匠精神”,政策制度也未体现出对工匠应有的尊敬,各类学校也缺少手工课程的设计。怎样将“工匠精神”贯彻到人们的心中,“七夕”拜月乞求巧艺的文化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陈福国先生作了“活在当下”的心理学讲座,陈教授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和当下的社会形势,分析了当今人们可能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提出了“活在当下”的理念和具体应对手段。陈教授的讲座,既结合了世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又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随后,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杨赛博士后,以他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古谱诗词为例,谈到了发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杨教授认为,在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古代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自信的重要基石,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开发创新的源头活水,现在是到了广泛传承和弘扬的时候了。杨教授在演讲中,深情地用古谱演唱了《诗经》中的《关雎》和白居易的《望江南》词,将读书会的气氛引向高潮。另外,杨教授还谈到了长江文化与人文中国的话题,以及怎样开发江南文化的建议。

 

读书会之后,现场举行了上海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的专家聘任仪式和签名赠书等相关活动。

 


编辑: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
+ 相关信息咨讯
·首届观音山杯文创大赛:以青春力量传承传统文化之
·故宫博物院携手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共启“‘纹’以
·恒星引力创始人、CEO 王一栩荣获上海文化企业十大
·深耕社区服务 打造中国名片 我爱我家荣获服贸会两
·国家口腔种植行业深化改革,登士柏西诺德种植体引
·动画艺术的现实表达:“双城之战终章盛典”动画与
·绿色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稳健集团围绕中国棉花
·台风肆虐,华为服务暖心助力
·“新疆·泽普有礼”旗舰店落户闵行七宝,打造“舌
·百雀羚回应:无添加违禁成分 产品可安全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2025  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quan.sh.cn 上海华易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20210199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