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前的最后一天,中国银联联合首批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了银联云闪付二维码。
这不是银联第一次借二维码杀入移动支付,去年年底,中国银联就曾发布过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用户此前已经可以在“银联钱包” app里,使用其中付款码功能进行线下支付。
银行方面也早有动作。去年年中,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工银二维码”,成为内地首家拥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也在今年4月份上线了扫码支付功能。
招行app付款码界面
据中国银联介绍,这次推出的“银联云闪付二维码”,则是打通了银联和各家银行app的支付功能。用户可以打开任意一家支持此功能银行的手机app,绑卡后即可完成支付。
图片来自:柒闻网
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一季度监测报告,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微信支付)这两家第三方支付巨头,占据了国内超过90%的交易份额。而此前银联力推的、以Apple Pay为代表的银联云闪付,则已经见不到踪影。
2015年底,中国银联宣布和苹果达成Apple Pay合作,随即在2016年发起了数次云闪付线下优惠活动。如果你经常光顾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餐饮,可能会记得去年时常出现的Apple Pay满减活动。
图片来自:深圳网
然而一年多过去,Apple Pay本身在国内依旧不温不火,其他的云闪付如三星智付(Samsung Pay)、华为Pay、小米Pay等,就更是沦为形象大于实用的边缘化角色。哪怕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在明明放着带闪付标识POS机的线下门店,说起Apple Pay,依然有不少商家不明就里。
相比之下,二维码支付显然深入人心得多。回过神来的银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基于NFC的云闪付转向二维码,发布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拉上了多家银行共同参与的同时,开始推广自己的“银联钱包” app。
但在之前,由于各家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步调不一,要想让用户走中国银联的渠道进行支付,需要在银行的app以外,再安装一个“银联钱包”。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个麻烦事,对于本来就处在落后位置的银联更是不利。
据中国银联介绍,银联二维码对比其他产品主要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更安全的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二是更完备的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境内境外通用。
但这三样都不像是足以撼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优势。后两者如今超九成的市场份额,是数年来的大力推广、大笔资金投入以及拓展社交支付功能(如微信红包)才换来的。
以至于如今绝大多数用户和商家,都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使用惯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落后了一大截的银联希望翻身,单单是一个打通各家银行的二维码恐怕还远远不够。
中国银联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在6月2日至8日在全国范围推出62折优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