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预测: 中国将有10%人口在医疗健康领域就业


 
2017-5-28 11:31:18

图说:“上海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Christopher Pissarides做主旨报告。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我们已经看到,在美国、荷兰、德国等地,整个国家的劳动人口15%甚至更高比例,会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或者教育等高端服务行业,” 27日举行的“上海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预言,在中国也会出现相似的趋势,他建议政府应对此做好准备。

  在克里斯托弗眼中,劳动力转移的根源来自“一推一拉”两大因素。

  新技术“摧毁”常规岗位需求

  在他看来,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多种新技术,已经摧毁了许多不需要很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养的岗位需求。

  “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然而那些技术能力要求相对比较低的工作岗位,则处于停滞的状态,因为他们未能很好地与计算机技术进行联动。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的工种不断往上迁移,”克里斯托弗这样描述。这一现状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引起了关注。

  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达到新的高度,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始“入侵”非常规岗位领域。换句话说,技术的飞跃,让工作岗位的取代进入“跨行业时代”。例如,阿里巴巴、谷歌等公司已经进入汽车等传统领域,他们本来不是做汽车的,但是凭借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机器思考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在将新风带入看似不可动摇的传统领域同时,已经或即将抢掉很多汽车公司的饭碗。

  在克里斯托弗眼中,这种取代是必然的。经济学界对此也早有预言——众所周知,1933年学者凯恩斯曾预测,从长期角度来说,将来的工作小时数在确保充分雇佣劳动的大前提下,将会进一步降到每周15小时。

  不同社会发展共性:健康服务领域更多岗位涌现

  “或许我们正在目睹一个新的技术产生市场,”他说,我们不能惧怕工作岗位的失去,而应该热情地拥抱工作效率的提升。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给传统行业和传统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从电气时代进入计算机时代,很多传统工作在消失,同时又有很多新工作在出现。在这过程中,还伴随着城市化,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被解放,来到城市从事与工业相关的工作。

  克里斯托弗认为,那些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处理,且从新技术中汲取新理念的新岗位,将更多涌现。这一变化可能因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而异,但有一个共性是:医疗健康等高端服务领域将出现更多岗位,这一情况伴随着相对富裕的老龄化社会出现而产生。

  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许多国家都在走向老龄化。数据显示,205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个点上,几乎所有主要的经济体和区域都将处于老龄化人口巅峰或高位趋稳状态。这一远景下,更多劳动力将被吸引到医疗健康及相关衍生的服务行业中。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只有2%的人口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在土耳其,这一数字是4%;在德国,这一数字是12%。他特别提到,“比较有趣的是韩国。”。2000年,当时只有2%的韩国人口进入健康领域就业,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已达6%-7%。根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范围内约有15%至20%的人口将在健康卫生领域就业,而中国约有10%的人口将在这一领域就业。


编辑: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
+ 相关信息咨讯
·首届观音山杯文创大赛:以青春力量传承传统文化之
·故宫博物院携手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共启“‘纹’以
·恒星引力创始人、CEO 王一栩荣获上海文化企业十大
·深耕社区服务 打造中国名片 我爱我家荣获服贸会两
·国家口腔种植行业深化改革,登士柏西诺德种植体引
·动画艺术的现实表达:“双城之战终章盛典”动画与
·绿色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稳健集团围绕中国棉花
·台风肆虐,华为服务暖心助力
·“新疆·泽普有礼”旗舰店落户闵行七宝,打造“舌
·百雀羚回应:无添加违禁成分 产品可安全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 quan.sh.cn)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2025  上海都市圈网(上圈网)quan.sh.cn 上海华易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2021019977号-5